十一年,延庆区涉足医疗改革“深水区”,历经阵痛、破茧成蝶。如今,延庆区已经建立起一套医院运行机制和高效办医机制,摸索出一套上下联动新模式,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效能、医疗技术水平、群众就医满意度和医疗服务效率,大大提升延庆区市民的就医保障。
医药分开分流就医
在医院运行机制方面,2014年12月28日延庆区医院率先在北京市二级公立医院启动“医药分开”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增设医事服务费。2015年2月1日,延庆区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跟进实施改革。延庆区全部区级公立医院实现除中药饮片外的所有药品零差率销售,门诊医事服务费按照医师级别实行分级定价。
医药分开改革按照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政府对医院补贴不增加,医院收益不减少,群众负担得减轻的改革思路,初步呈现出患者就医费用明显降低,医疗保障能力提升;县级医院门急诊人次下降,分级诊疗意识有所提升;盲目选择专家就诊人次下降,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医院趋利性下降,公益性逐渐提升的“四降、四升”改革效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良性健康发展。
延庆区通过改革,有效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合理就医,通过设立不同级别医生的医事服务费,将患者进行分流,缓解了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况,同时让一部分不需要看专家号的患者改挂普通号,使专家能有更多时间为疑难杂症患者提供服务。
简化流程高效办医
在高效办医新机制方面,延庆区设立了由主管区长任主任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指导公立医院建立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医院层面,区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区中医医院与北京中医医院合作共建后,实现管办分开,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的所有权归北京市延庆区政府,管理权分别归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成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理事会和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理事会,在管理上实行总院长负责制,下设执行院长负责具体事务。
各项机制的健全不仅体现在城区医院,更体现在乡镇和社区。在上下联动方面,以区医院为龙头,区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为合作单位,与区域内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分级诊疗管理平台,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转诊手续、规范转诊流程,引导患者首诊在基层。目前,“首诊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已在延庆区初步形成。
2015年延庆区建立临床检验中心,2020年建成延庆区远程医学影像中心,降低基层医疗机构运营成本,提高医疗质量,节省患者就诊时间,使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更加高效,“集约”“降耗”效果初显,社会满意度得到提高。同时延庆区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分别以区医院、区中医医院为核心,与全区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成西医医联体和中医医联体,构建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资源共享与互补的医疗联合体系,实现地区优质医疗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方便山区百姓就医。
强化医疗水平改善就诊环境
改革的过程中,延庆区也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加强与城市三级医院在教学、科研等领域的紧密合作,区医院目前已有19人获得首都医科大学教学资格,其中教授职称1人。借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中医医院的优势,延庆区围绕冬奥会、世园会赛会保障要求,全力打造创伤中心、消化中心、心脏中心、康复中心和冰雪运动损伤中医治疗中心,启动区医院三级医院评审工作,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技术水平,力争将区医院打造成京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实现“大病不出区”。
人民群众是医疗改革的最终获益人。经过多年的整改,2017年4月8日,北京市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延庆区在试点的基础上,调整435项服务价格,推行药品阳光采购,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就诊体验得到有效改善。大力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大力支持区医院和区中医医院建设,完成区医院改扩建工程,新病房楼、教学科研楼、办公楼、冬奥医疗保障中心全面启用,启动中医医院迁建工程,患者就诊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与此同时,延庆区全面推进先诊疗后结算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预约挂号机,全区7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市率先实现“先诊疗后结算”全覆盖。启动延庆健康通平台建设项目,延庆区在妇幼保健院试点启动延庆健康通平台,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等移动互联网入口,整合医院、第三方支付及银行资源,实现全过程信用就医、自助就医,患者享受门诊全过程“先诊疗后付费”服务,就诊时间节约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