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友国西医诊所擅长治疗冠心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中风后遗症,皮肤病。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动态
互联网医疗风云再起,下一步路在何方?
 [打印]添加时间:2021-09-24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14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开启了互联网医疗的新纪元。
 
  这个有着十年沉浮录的医疗赛道,再度吸引多方资本和巨头的倾力加持。疫情的来袭,让患者和医生对数字医疗服务的接受度明显增强,互联网医疗服务供需量也大幅提升。据国家卫健委资料,疫情期间,第三方平台2020年的在线诊疗服务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约20倍。
 
  需求度的提升,也让优质项目迎来资本簇拥。6月,叮当快药完成新一轮2.2亿美元融资,药师帮获得1.1亿B轮融资。此外,微医、叮当快药等头部互联网医疗原生玩家皆在今年递交了招股书。
 
  而一贯擅长利用互联网打法的巨头们,在手握海量科技人才、充足资本、庞大流量,甚至强势渠道资源的情况下,纷纷组建起自有医疗平台。字节跳动挂牌“小荷门诊”;快手确定全新综合类医疗项目品牌“小愉”和“轻蝉”;拼多多正在打造“多多健康”APP,目前已完成官网备案;美团于年初推出“百寿健康网”。
 
  互联网巨头进军医疗领域并非新鲜事,前有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上市,后有微医、叮当快药递交招股书,冲刺IPO。那么,风云再起的互联网医疗,还是一门好生意吗?作为后入局者的字节、快手、拼多多、美团等巨头,还能够搅起风浪吗?互联网医疗下一步路在何方?
 
  01
 
  三大巨头,难脱“电商”属性
 
  阿里健康上市已有7年,从医药电商业务出发,渐次向互联网医疗和数字医疗的纵深迈进,收入超八成以上来自医药自营业务,包括自主经营的B2C零售、相关广告业务和B2B集采分销业务,目前已获授权在天猫医药平台承接或开设37家品牌旗舰店。最新数据显示,平台医药电商活跃消费者超2.8亿,天猫医药馆所产生的GMV约595亿元。接下来,阿里医药正试图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互联网分级诊疗体系以及布局医疗行业的数字新基建。
 
  京东健康2019年5月自京东集团分拆以来,只用近一年半的时间,即在港交所上市,高峰时市值突破6000亿港币。与阿里健康一样,京东健康的主营业务也是医药电商,据2021年半年报显示,其接近九成收入来自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健康组建了一支超过13万名全职医生和外部合作医生组成的医疗团队,向用户提供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等服务。未来,线上强大的医疗服务能力加上其既有的供应链优势,或是京东健康最核心的竞争力。
 
  如果说,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可动辄创造上百亿的年度收入和过千亿的GMV,是凭借在医疗电商赛道的先发优势,那平安好医生能不断实现业务增长,则主要依靠平安集团的输血导流。
 
  在2021年半年报中,平安好医生也明确指出,目前流量来源主要是平安集团的企业和个人用户,包括寿险、金融等业务用户。2021年,平安好医生专门组建了保险事业部,推进跟平安健康险的线上业务深度合作,通过联合开发定制化的医疗健康+保险服务组合产品等方式,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与保险服务的相互赋能。
 
  从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的财报来看,虽凭借先发优势占据行业领头地位,但医药电商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例如京东健康87%以上的收入来自医药和健康产品的销售,阿里健康的医药自营业务占总营收的84.76%,平安健康57%的收入来自健康商城。
 
  02
 
  后入局者,如何另辟蹊径?
 
  2021年4月,年营收18亿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微医,递交上市招股书。这位互联网医疗原生创业公司,若能成功上市,除了有望跻身互联网医疗“第四股”外,也公开证明了互联网医疗平台另一种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根据招股书文件,微医将自己定义成中国最大的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在探索的“数字医疗”方向上,微医已建设起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咨询、诊疗服务(医疗服务)和数字慢病管理、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维护服务)两大能力。从收入构成上来看,这2大能力对应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服务,也成为了支撑微医业绩的两大支柱,分别贡献38.6%和61.4%的营收。
 
  截至目前,微医运营着27家互联网医院,已向用户提供约4000万次数字医疗咨询服务。平台注册用户量为2.2亿,平均月付费用户量为2500万。
 
  而作为后入局者的字节跳动、快手、拼多多和美团,在医疗领域的布局,也多从自身核心业务出发,向多元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延伸。
 
  2020年底,字节跳动推出了独立品牌“小荷医疗”,并上线了“小荷”APP,目前已累计有21万次下载量。
 
  通过“小荷”APP,字节跳动在医疗健康领域已构建出较为完整与清晰的业务线,即重点发力“医疗服务”,以“问诊”、“卖药”等创造营收,再加码“患者社区”,以“疾病经验分享”、“健康科普”等增加用户粘性,最后布局“用户工具”和线下服务,以实用的健康管理功能和线上线下闭环为后续商业化带来更多可能。
 
  而纵观快手、拼多多和美团布局,虽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都意图打造综合类型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例如美团的“卖药”和“医美”,前者是美团“外卖”业务的细分项,后者是美团本地生活的细分板块;又例如拼多多的“医药馆”,其属于电商这一核心业务的细分品类;而对于快手来说,“健康内容矩阵”是其短视频业务中众多内容板块的一项。
 
  目前来看,字节跳动并不是第一个试水医疗健康的,但却是后入局玩家中,在产品形态和业务广度上跑得最快的。
 
  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医疗大健康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而另一方面,2019年我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为6.6%,美国为19.4%,增长空间也极具想象力。
 
  面对广阔的市场,巨头们重金押注,免不了又一场厮杀角逐。从最早的流量比拼到如今的资源实力比拼、能力变现阶段,各家在医院、医生资源端的沉淀、整合,以及到用户服务端的连接能力、服务能力都是最终决胜的关键。/admin